logo
English | 暨大主页
  • 学院概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概况
  • 系、所、中心
    • 生机构设置
    • 生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师资队伍
  • 本科教育
    • 本科教育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科学研究
    • 科学研究
  • 党建工会
    •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 学生工作
    • 学生工作
    • 学生工作
  • 国际交流与合作
    • 国际交流与合作
    • 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下载中心
  •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罗钧洪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人工智能模型MIST赋能T细胞单细胞多组学分析

    近日,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罗钧洪团队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MIST: an interpretable and flexible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for single-T cell transcriptome and receptor analysi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深度学习框架开发了人工智能模型MIST(Multi-Insight for T cell),针对scRNA-seq与scTCR-seq数据的联合分析,创新性地构建了跨组学数据深度融合、可解释性和适配性强的分析框架。该模型通过独立的转录组、TCR序列和联合潜变量空间三层嵌入,精准解析了T细胞的功能状态、克隆扩增模式及抗原特异性,克服现有方法在组学数据整合和生物学可解释性方面的局限,为深入解析免疫系统提供了强大工具。论文截图T细胞在肿瘤免疫、感染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功能状态、转录特征及TCR解析仍面临挑战。MIST通过深度学习结合生物学先

    查看更多
    banner-1
  • 第六届芳华医学论坛暨广东省“医药健康” 博士后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第六届芳华医学论坛暨广东省“医药健康”博士后学术交流会于2025年3月21日在暨南大学惠全楼101会议厅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智海探秘·芳华不老”为主题,旨在推动脑科学与衰老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优化广东省博士后培养质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活动汇聚了包括6名领域内资深学者、100余位专家教授、博士后代表及300余名师生,聚焦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优势学科“脑科学与老年免疫学”,通过主旨报告与专题报告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以高水平学术成果为纪念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献礼。会议全景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院士担任主席,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和暨南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工会青年教职工工作委员会、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承办,广东省博士博士后人才发展促进会、暨南大学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开幕式由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国兵主持,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苏国辉院士以及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一级调研员、广州市科技社团党委书记程志鹏致开幕辞。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刘剑莉,广东省博士博士后

    查看更多
    banner-1
  • 暨南大学第五届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竞赛圆满落幕

    为深入推动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科研热情、创新潜力和科学精神,同时选拔优秀学子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2024年5月10日,我校举办暨南大学第五届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竞赛。本届竞赛由教务处、医学部主办,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承办,药学院、口腔医学院、中医学院协办,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副校长张小欣出席并致辞,党委医学工作部部长孟宪军、教务处副处长孙建莉、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饶星、口腔医学院副院长谢思明、中医学院副院长刘红杰、药学院教科办主任吴友扬、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参赛队伍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校赛开幕式由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国兵主持。“你们的研究可能改变未来的医疗方式,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洪岸在致辞中勉励参赛学子。她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为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赛事,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竞赛为同学们提供了跨专业、跨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为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医学科技进步注入新动力。学校将持续加

    查看更多
    banner-1
  • 我院入选广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近日,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公布了《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公布第五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党委成功入选第五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名单,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第一党支部入选第五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这是我院党建工作取得的又一项重要突破。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围绕党的建设“先锋队”、医学教育“领航员”、科技创新“先行者”、学科建设“排头兵”、社会服务“实干家”五条主线,用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成效,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学院党建成果显著,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第一党支部入选广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广东行”专项行动计划,中心实验室、血液、眼科联合党支部获批第四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7个教师党支部入选暨南大学党建工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人体解剖学系党支部,中心实验室、血液、眼科联合党支部先后获校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立项。学院党委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统领,围绕立德树人

    查看更多
    banner-1
  • 喜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2024年11月28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2024-2028年)入选项目正式公布,《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入选中文梯队期刊项目,该项目共评选出国内高水平中文期刊100种,其中学术类90种,科普类10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内唯一的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刊登病理生理学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实验技术创新改进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截至目前,已两次获批“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多次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荣誉,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目录,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北大核心、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超星、荷兰Scopus、美国EBSCO、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等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协、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科技厅和学校各职能部门,各级领导、专家、编委以及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支持下,近年来杂志发展不断取得

    查看更多
    banner-1
  • 我院学子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取得国银!

    10月12日—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及同期活动在上海举行。本届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联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上海交通大学与闵行区人民政府承办。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自今年5月份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5406所学校的514万个项目、2083.6万人次报名参赛,最终141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汇聚一堂,用智慧与激情在创新创造中展现青春风采。经过激烈角逐,我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邓宝华(中国香港)作为第一负责人的项目《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高灵敏阿尔茨海默症蛋白标志物检测方案》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银奖。项目介绍项目名称: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高灵敏阿尔茨海默症蛋白标志物检测方案参赛组别:产业命题赛道项目成员:邓宝华,高艺洋,庄雅帆,郑扬泰,马天瑜,余安琪,杨玲,吴璐瑜,罗小语,詹妮,孙博伦,毛兰·阿布都赛买提,张一凡,庄程凯,袁玮琪指导教师:曹礼慧,熊鹏,马莉,杨丽,欧阳聪项目简介:项目团队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领域深耕多年,自主研发出基于磁珠法的血液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对样品中的DNA或RNA进行定

    查看更多
    banner-1

基医要闻

更多 >
  •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李秀玉讲授“思政第一课”: 师“无语良师”之范,铸“医者仁心”之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3月31日,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李秀玉以“传承是最深切的纪念”为主题,为临床医学专业2024级外招生讲授了一堂兼具生命教育厚度、红色精神亮度、医学教育温度的沉浸式思政课。李秀玉立足专业特色,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以医学教育中特殊的“无语良师”——遗体捐献者为叙事载体,通过图文交融的方式深情讲述16位遗体捐献者背后蕴藏的红色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医者初心与生命价值。李秀玉书记从遗体捐献的发展历史出发,回溯了从近代医学启蒙时期先驱者的艰难探索,到新中国成立后遗体捐献制度的逐步完善,特别梳理我院自1997年开展遗体捐献接收工作,2001年3月经广州市红十字会批准成为全市最早的四个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点之一的建设历程。她指出,“人类的遗体是传授人体信息和可视化结构的老师,是医学生的‘无语良师’。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实现了从医学教育走向生命教育的升华。”大屏幕上,一张摄于1998年的照片引发震撼:这是两封分别由曾任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曾源、暨南大学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

  • 挺膺担当 向远而行——学院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1月14日,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在惠全楼101报告厅召开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对学院过去一年发展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进行总结回顾,并对获院级荣誉奖项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激励全体教工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再创辉煌。学院全体党政领导及170余名教职工出席本次大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郑凡强主持。学院党委书记李秀玉作2024年党委工作报告并部署2025年党委工作。2024年,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党建品牌建设,以党建带团建,切实地提升了思政育人工作质效。李秀玉指出,2025年,学院将继续探索党建工作创新模式,党建统领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科建设等业务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力争在省级以上党建品牌项目中取得突破。学院院长陈国兵作2024年行政工作报告并部署2025年行政工作。回望过去一年,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干预策略及疫苗接种防控效果的模型研究”预结题论证会在深圳召开

    12月23日,由我院梁晓峰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干预策略及疫苗接种防控效果的模型研究”预结题论证会在深圳召开。来自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10名专家学者受邀参与本次会议,会议由彭嗣惠博士主持。学院院长陈国兵参加了论证会。陈国兵首先致辞,向各位专家、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暨南大学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陈国兵表示,期待未来能与各合作单位建立长期、广泛且多样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国家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专家组组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尹遵栋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研究团队过去三年在高水平研究成果、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突出成绩,并强调,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各合作单位的紧密配合,也离不开暨南大学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课题负责人梁晓峰做课题完成情况汇报。课题围绕新冠疫苗接种策略效果评价、接种意愿干预策略及大规模接种后防控策略和措施调整三个核心方向展开,在人员投入、经

学院公告

更多 >
  • 04-29 | 关于公布暨南大学第六届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结果的通知
  • 04-21 |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2025年内招硕士研究生第三批调剂复试方案及复试名单
  • 04-18 |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第三批调剂公告(以此为准)
  • 04-17 |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2025年内招硕士研究生二次调剂复试方案及复试名单

学术动态

更多 >
  • 【暨医教学论坛第30期】ESP虚拟仿真实验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

  • 【暨医教学论坛第29期】数智时代下教学变革:从传统到数字再到数智

  • 【“创新研究群体”论坛】:Crb1相关视网膜变性的机制研究

  • 【“创新研究群体”论坛】:新型功能核酸分子工具:从生物成像到细胞调控

  • 暨医名师讲坛2023年第二期

  •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2023年“创新研究群体”论坛第五期

党建动态

更多 >
  •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组织观看《我要当老师》影片
  • 【党纪学习教育】人体解剖学系党支部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党纪学习教育】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党纪学习教育部署会暨基层党建专题培训
  •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师德师风教育专题会议

研究生教育

更多 >
  •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关于2023年暨南大学招收来华留学及港澳台侨考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复试方案及名单的公示
  •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关于2022年暨南大学招收来华留学及港澳台侨考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复试方案及名单的公示
  •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2022年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申请人材料初审合格名单公示
  • 2021年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招收来华留学及港澳台侨考生研究生入学复试方案

本科教育

更多 >
  • 医学与艺术碰撞,医卫学子妙笔描摹生命之美——暨南大学第三届医学生“数字人杯”基础医学绘图大赛圆满落幕
  • 我院举办《医学机能学实验》整合课程建设研讨会
  • 关于举办暨南大学第五届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竞赛的通知
  • 暨南大学第四届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结果的公示

医卫风采

更多 >
友情链接:
暨南大学主页
医学部
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网站

地址:中国 广州市 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医学院大楼5楼

传真:020-85223480Email:omed@jnu.edu.cn

Copyright © 2017 版权所有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微信公众号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第一届院领导
      • 第二届院领导
    • 学院办公室
    • 委员会
  • 系、所、中心
    • 行政系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
    • 学术系
      • 人体解剖学系
      • 组织学与胚胎学系
      • 生理学系
      •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
      • 病原生物学系
      • 病理学系
      • 病理生理学系
      • 药理学系
      • 系统生物医学系
      • 医学遗传学系
    • 研究机构
      • 血液学研究所
      • 眼科学研究所
      • 肿瘤精准医学和病理研究所
      • 老年免疫学研究所
      • 分子医学病毒研究所
      • 田家炳医学实验研究中心
    • 实验教学中心
  • 师资队伍
    • 导师列表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MPH院外导师
    • 师资列表
    • 外聘教授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教学成果
    • 研究生教育
      • 通知公告
      • 招生工作
      • 培养管理
      • 学位工作
    • 博士后流动站
    • 学生工作
      • 通知公告
      • 校园活动
      • 校友风采
      • 资料下载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平台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理生理科研实验室
      • 广东省小核酸药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省脑功能与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
      • 胚胎发育与围产医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党建工会
    • 党建
      • 组织架构
      • 通知公告
      • 党建动态
      • 纪检监察工作
      •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 聚焦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工会
      • 组织架构
      • 工会动态
  • 国际交流与合作
    • 通知公告
    • 海外引智
  • 下载中心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人事服务
    • 外事服务
    • 其他
    • 实验室安全